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过滤器材价格信息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过滤器材价格信息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鱼缸过滤材料多久换一次?
  2. 为啥鱼缸换了过滤器材以后鱼会得水霉病?
  3. 请问,我的缸小,45*35*30的缸养的鹦鹉鱼配什么样的过滤器材比较好?求高手指点一下?
  4. 鱼缸容积和过滤的比例?

鱼缸过滤材料多久换一次?

一般鱼缸中的过滤器材最好是每隔一周换一次。而细菌屋、呼吸环、生物环之类的器具最好是一年换一次。鱼缸内的滤材过滤棉、藤棉、细菌屋、活性炭等,关于鱼缸内的滤材每个种类的滤材使用时间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更换的时间也是不同的。但是鱼缸的滤材是一定要进行更换的,不能一直用一个,这样会很容易造成细菌的滋生,而且里面的脏东西也不容易,清洗干净

2,3年

过滤器材价格信息网,过滤器材价格信息网查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首先是最重要的一类生化滤料,一般有陶瓷环、生化环、细菌房等,比较经典和常见。所以它们的使用寿命很长。

它们的主要功能是这些多孔结构,因此其中有许多小孔可以硝化细菌提供庇护所,主要用于培养硝化细菌。而且它们都是高温烧结而成,所以不易粉化,非常耐用,一般可以使用2-3年。

为啥鱼缸换了过滤器材以后鱼会得水霉病

鱼得了水霉病,并不是真正的发霉。  水霉病(Saprolegniasis)常感染体表受伤组织及死卵,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又称覆棉病或水棉病。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是水生鱼类的真菌病之一,引起这种病的病原体在到目前已经发现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该病是由真菌寄生鱼体表引起,主要是真菌门鞭毛菌亚门藻状菌纲水霉目水霉科的水霉属和绵霉属。  

过滤器材价格信息网,过滤器材价格信息网查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预防:  鱼体受伤或越冬鱼池放养密度过高等都易引发鱼类水霉病。表现为病鱼体表形成肉眼可见的灰白色柔软棉絮状物,鱼体负担过重,游动失常,食欲减退,以致衰弱而死。  

防治:(1)发病鱼池用0.04%食盐和0.04%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2)受伤亲鱼可用4%磺酒涂抹患部;(3)鱼卵可用4%福尔马林浸洗2-3分钟。(4)水族箱水温升到30度(不适用于冷水鱼),加1%的盐(不耐盐的鱼类不加盐),第天换三分一的水。 

请问,我的缸小,45*35*30的缸养的鹦鹉鱼配什么样的过滤器材比较好?求高手指点一下?

配通常的过滤泵或内置的过滤器都是吸不到鱼便的,鱼便还是要用吸管吸出。小缸简单实用的方法是放些底砂养菌来硝化鱼便,换水的时候用洗沙器清理一下底砂里的那些硝化鱼便后产生的硝酸盐就行。另配一个打氧的泵就会有很好的效果了。你试一下看看。水会稳定和清晰的。

过滤器材价格信息网,过滤器材价格信息网查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鱼缸容积和过滤的比例?

你过滤的大小不是取决于缸多大,也不是取决于鱼有多少,而是取决于你的鱼一共能产出多少垃圾和多少的有害物质!也就是说过滤的大小对应的是你所有鱼能产出的垃圾的多少。说到底他们就是一个平衡,一个垃圾和处理垃圾的平衡。

再说得更深一点,鱼能一天能产生多少垃圾基本是靠吃多少食物来决定的,喂得多拉的的多。而且在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我们平时喂鱼用的饲料也好鱼虫也好,都属于高蛋白的东西,观赏鱼作为相对比较低等的动物,吸收能力其实很有限,对蛋白的利用率可能都不到百分之五十,剩下的部分就会随粪便排出了,如果喂得多直接的作用对象还是过滤。这里还只是说饲料都吃完的情况下,如果鱼缸里还有大量残耳,那么对过滤的要求可想而知。

一般来说,鱼缸容积和过滤的比例应该在1:2到1:4之间,即每小时需要过滤鱼缸1到2倍的水量。这样可以保证水体中的废物和有害物质能够被有效地去除,并保持水质清洁和稳定,为鱼类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但是具体比例还要考虑鱼缸内的鱼种、数量、大小以及投喂量等因素。通常来讲,越多、越大的鱼和越多的投喂量,就需要更高效过滤设备来保持水体清洁。同时也要根据不同种类的鱼对水质要求不同来选择合适的过滤器。

因此,在选择过滤设备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鱼缸内环境稳定并符合各种鱼类生长习性和要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过滤器材价格信息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过滤器材价格信息网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